海洋时事聚焦

南海局在广西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和碳储量试点监测

日期:2021-07-16 作者:新南海

  近日,南海局组织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调查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铁山港北部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和碳储量试点监测,旨在摸清铁山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获取该区域红树林的碳储量本底情况。

铁山港红树林生态系统

   滨海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潜力。提高滨海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探索其增汇方法,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滨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摸清其碳储量现状和评估调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1.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本次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内容包括红树林群落、生物群落、栖息环境和威胁因素等。监测共布设了3个断面,每一断面内设低、中和高潮区3个站位。调查队员在每个站位拉样带,布设样方,采集样品,并进行数据和影像记录。同时通过现场踏勘和无人机监测查看红树林周边是否有互花米草入侵、当地渔民采捕和虾塘废水排放等威胁红树林生长的情况。

   监测调查要在退潮期间进行,调查队员每天在凌晨5点集合,携带测量工具和采样设备前往监测调查区,赶在涨潮前完成当天的监测任务。调查队员们不仅要在近膝深的泥潭中进行各项作业,还要接受高温酷暑的考验。大家分工合作,团结互助,使每天的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携带设备沿潮沟步行至调查区

 测量红树株高和胸径
 筛选底栖生物
02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试点监测
  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试点调查与评估,方法和手段包括测量样方内每株红树的株高和胸径,采集红树凋落物和沉积物柱状样等。通过对红树林的植被、凋落物及沉积物的分析,结合其他资料,最终估算出广西铁山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布设固定样方
红树林凋落物样品采集

红树林沉积物柱样采集
  接下来,北海中心站将对外业调查数据资料进一步梳理,分析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植物群落、生物群落、栖息环境、威胁因素状况及变化,重点关注红树林面积减少、群落结构简单化、红树植被密度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分析受损原因,以便发布相关生态预警,同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北海中心站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