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时事聚焦

南海分局大事记50年(下)

日期:2015-03-18 作者:广东海洋发展研究会

2000~2009

   2000年,中国海监南海总队挂牌成立。同年,召开分局首届科技大会,提出设立南海分局局长基金,培育科研人才。组织实施了广西沿岸海域联合执法大检查。

   2004年,南海预报中心为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建立的南海北部漂移路径预测预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由南海分局承担的首个科技部软课题——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战略研究开题。开始实施“908专项”,先后独立承担国家“908专项”工作14项和广东省“908专项”10项,参与项目13个,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

   2005年,“中国海监83”船入列,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执法公务船,被誉为中国海监“旗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乘坐“中国海监83”船视察了渤海海洋环境保护情况,并在该船上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2010年,该船作为全国第一个单船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在全国海洋宣传日首次向社会开放。

   2006年,南海分局全面铺开南海区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对南海区27个示范县进行了全面检查,整顿用海秩序,规范养殖用海行为。同年,由分局发起的南海三省区海洋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2007年,南海分局签发香港惰性拆建物料运往台山试点区处置许可证,正式开始惰性拆建物料内地处置的监测管理工作。南海定期维权巡航开始实施,形成了以定期维权和专项维权相结合的维权执法模式。

2010~2015

   2010年,中国海监编队集结19艘船舶、4架飞机,在南海某海域开展了对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全程护航的专项维权执法行动,有效排除外国武装船队干扰228次,创造了中国海监海上维权执法出动船机规模最大、兵种最多、对抗时间最长、战术指挥最为复杂和深远的纪录。南海分局组织船队执行南海巡航,在曾母暗沙举行了庄严的中国主权碑投放仪式。建立南海原油“指纹库”。同年,成功布放南海区HX1号海啸浮标,填补了我国海啸浮标监测领域的空白,使我国在南海海啸预警系统中拥有了坚实的话语权。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南海分局持续开展海洋放射性物质应急监测。派出海监船参加在三亚举行的军地联合海上搜救及海上反恐演练。2012年,广东汕尾碣石海域韩籍化学品船“雅典娜”号发生沉船事故,南海分局开展应急监测工作。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授予南海工程勘察中心“‘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国海监南海总队开展西沙海域海岛定期巡查联合执法,启动珠江口海域倾废活动全面覆盖监管。南海分局对因台风“蝴蝶”遇险的西沙渔民开展搜索营救。

   2014年,南海分局开展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管理排查整治。分局查处的“海丽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当年环境保护行政案件十大案例之一。

 新闻来源:中国海洋报